中空吹塑制品是一種通過中空吹塑成型工藝生產的塑料容器或異形制品,具有輕質、耐用、密封好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
?
中空吹塑制品的外觀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使用安全性及品牌形象,其檢測標準需結合產品材質、用途(如食品包裝、工業容器、日用品等)及相關行業規范,核心圍繞缺陷類型、允許范圍、檢測方法等展開。
以下是通用的外觀檢測標準及常見要求:
一、基礎檢測原則
檢測環境:通常在自然光或等效光源(如 40W 日光燈下,距離產品 50-100cm)下,以正常視力(或矯正視力)目視檢查,無放大工具輔助(特殊要求除外)。
檢測角度:從產品正前方、側面、頂部等多角度觀察,確保全面覆蓋可見表面(包括瓶口、瓶身、瓶底、接縫等關鍵部位)。
二、核心外觀缺陷及允許標準
1. 雜質與異物
指產品表面或內部混入的外來物質(如灰塵、金屬屑、塑料顆粒、纖維等),可能影響安全性(如食品接觸類)或結構強度。
要求:
食品接觸類制品(如 PET 飲料瓶、PE 食品桶):不允許存在任何可見雜質(尤其是金屬、硬質顆粒等可能危害健康的異物)。
工業類制品(如化工桶、工具箱):直徑≤0.5mm 的微小雜質,每平方厘米不超過 1 個,且不集中分布;直徑>0.5mm 的雜質不允許存在。
2. 氣泡與針孔
氣泡是塑料熔融時卷入空氣形成的空洞;針孔是微小的穿透性孔洞(可能導致泄漏)。
要求:
表面氣泡:直徑≤1mm 的氣泡,單個產品上不超過 3 個,且不位于瓶口密封面、瓶身受力部位(如提手附近);直徑>1mm 的氣泡不允許存在。
針孔:所有制品均不允許存在針孔(可通過水壓試驗輔助驗證:加壓后無滲漏)。
3. 劃痕與擦傷
指產品表面因模具磨損、搬運摩擦或加工過程產生的線性痕跡。
要求:
輕微劃痕(長度≤5mm,深度<0.1mm,無手感凸起):單個產品上不超過 2 條,且不位于正面可視區域(如瓶身標簽位)。
嚴重劃痕(長度>5mm、深度≥0.1mm,或有明顯手感):不允許存在,尤其食品包裝類需避免劃痕積累污垢。
擦傷(大面積模糊痕跡):任何面積>1cm2 的擦傷均不允許,小面積擦傷(<1cm2)需確保不影響印刷或透明度。
4. 變形與扭曲
因模具精度不足、冷卻不均勻或吹塑壓力不穩導致的形狀偏差(如瓶身歪斜、瓶口不平整、瓶底凹陷等)。
要求:
瓶身垂直度:將產品直立放置,傾斜角度≤1°(可用直角尺或專用工裝測量),避免堆疊時傾倒。
瓶口平整度:瓶口密封面(與瓶蓋接觸部位)的平面度偏差≤0.1mm,確保密封嚴密(否則可能泄漏)。
瓶底變形:瓶底需平穩著地,晃動量≤1mm(用水平儀檢測)。
5. 顏色與光澤
指產品表面的色澤均勻性、色差及光澤度,影響美觀性(尤其日用品、化妝品包裝)。
要求:
色差:與標準色板對比,使用色差儀檢測時,ΔE(色差值)≤2.0(不同行業有差異,食品包裝通常要求更嚴格),無明顯黃變、發黑或雜色。
光澤度:同一批次產品光澤度偏差≤10%(用光澤度儀在 60° 角測量),無局部發烏、發白現象。
6. 接縫與飛邊
吹塑制品(尤其是中空成型的瓶體、桶體)因模具合模線產生的接縫,或因溢料形成的飛邊(毛刺)。
要求:
接縫線:寬度≤0.3mm,高度≤0.1mm,且連續、平滑,無明顯凸起或斷裂(避免劃傷手部或影響堆疊)。
飛邊(毛刺):不允許存在任何可觸及的飛邊(用手指沿接縫處滑動,無刺痛感),尤其瓶口、提手等接觸人體的部位需完全光滑。
7. 凹陷與凸起
因原料流動不均或模具缺陷導致的局部凹陷(癟坑)或凸起(鼓包)。
要求:
凹陷 / 凸起深度 / 高度≤0.5mm,面積≤1cm2,單個產品上不超過 1 處,且不位于瓶身主要視覺區域或受力點(如提手根部)。
食品包裝類制品:不允許存在任何明顯凹陷 / 凸起(可能影響密封性或外觀整潔度)。
8. 色差與色點
指產品表面顏色不均一,或出現與主體顏色不同的斑點(如色母粒分散不良導致的深色點)。
要求:
色差:與標準樣品對比,肉眼無明顯差異(可用色差儀量化,ΔE 值通常要求≤3)。
色點:直徑≤0.3mm 的色點,單個產品不超過 2 個;直徑>0.3mm 的色點不允許存在(食品接觸類制品零容忍)。
三、不同用途產品的特殊外觀要求
食品接觸類制品(如飲料瓶、食用油桶):
零容忍雜質、針孔、明顯劃痕,外觀需潔凈、透明(透明制品)或色澤均勻(不透明制品),避免消費者對安全性產生質疑。
工業容器(如化工桶、涂料桶):
允許輕微外觀缺陷,但需保證接縫嚴密、無泄漏風險,標識印刷區域需平整(避免圖案模糊)。
日用品(如玩具、收納盒):
重點控制飛邊、毛刺(防止劃傷),顏色鮮艷均勻,外觀瑕疵需符合消費者審美預期。
四、檢測方法與判定
目視法:最常用,按上述環境和角度觀察,記錄缺陷類型、數量、位置。
輔助工具:
卡尺:測量雜質、氣泡、凹陷的尺寸;
水平儀 / 直角尺:檢測變形、垂直度;
色差儀:量化顏色偏差(適用于高要求產品)。
判定標準:通常分為 “合格”“返工”“報廢” 三級 —— 輕微缺陷且在允許范圍內為合格;可修復缺陷(如小毛刺打磨)為返工;嚴重缺陷(如針孔、大雜質)直接報廢。